返回

晋末长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百零四章 乐陵与东莱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方鞭长莫及,投射能力有限,即便真花费巨大代价挤出了一些资源投入过去,使用效率也是个极大的问题。因此只能下放权力,实行类似“豪族承包”的制度,只要他们名义上还忠于大梁朝就完事了。

  赋税什么的都不做要求,定期派人带点土特产进京述职,就已经足够了。

  邵勋曾经想把这两郡实封给某个儿子,但感觉这两地比辽东还危险,户口也多不到哪去,便犹豫了。

  这种地方,说难听点你不封给儿子,也得“封”给外姓,他还想再看看,先派太守经营一番,待有点成果后再说。

  另外,分封过去其实有点委屈这个儿子了,鸟不拉屎,还面临军事威胁,随时可能沦陷,终不美也。

  只能先等等了,看看虎头整饬辽东国的效果再说。

  ******

  十月十五日,圣驾抵达蓬莱,时天日晴朗水波荡漾。

  邵勋站在海边,看着北方的岛屿。

  钟离岛、沙门岛等处的船只悉数撤回了蓬莱港,一部分船只被拖到了岸上进行整修,主要是更换船板、堵塞漏缝、上漆刮底等等,非常正规。

  邵勋曾想在近处的内河筑坝拦水,然后开挖一个干船坞。

  整体设计类似于“山顶运河”,即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利用河流、降雨、山泉等修建水库蓄水,然后通过人工开凿的渠道引入船闸中,待船闸内的水位升高、与高处齐平后,船只就可在地势较高处的河流内航行,翻越山岭,进入山另一侧的河流中,这便是山顶运河。

  他把这个想法给兼领东莱太守的长子金刀说了,目前他还在找人论证,并未开工。

  干船坞的存在能给船只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,大大促进航海业的发展。

  “金刀,东莱郡你断断续续干了不少年头了,今有16300余户、80500余口,比起以前大大增长,然荒芜之地甚多,你打算怎么办?”邵勋问道。

  “阿爷,我有些离经叛道的做法……”邵璋小心翼翼地看了眼邵勋,说道。

  “但说无妨。”邵勋凝视了下这个儿子,有些感慨。

  曾几何时,金刀心理负担太重,想得太多,患得患失,以至于错处不断,让他有些失望。没想到啊现在他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,反倒越来越自信了,做事也更加有条理,时而还能蹦出一些新想法。

  人啊,真奇怪。

  患得患失时,动作走形,没什么可失去的时候,反倒光彩夺目,这就是“逆风战神”吗?

  “儿请于东莱置官牧,以中原之货品,易辽东之牲畜,置之东莱野放。”邵璋说道。

  “哦?这倒颇有想法。”邵勋惊讶道。

  “东莱看着地广人稀,似乎可开垦荒地甚多,然土瘠壤薄,更兼雨水稀少,极易夏旱,便是强行开垦了也所得有限。”邵璋似乎放开了,滔滔不绝:“先前辽东送来了约二万鲜卑俘虏,儿发郡兵两千,驱使其在滨海平整田地、沟渠,以待来年播种,然走了一圈后,发现便是垦荒成功,也多为中田、下田,一亩能收几斗就不错了。如此,不如将诸多荒地办为牧场,太仆寺、少府派人管治。现有之鲜卑百姓,仍在旧处开荒,编户齐民。”

  邵勋嗯了一声。

  唐代的淄青镇节度使王师范,似乎也是在胶东地区办牧场,蓄养了大量战马。

  胶东地区缺水严重啊。

  “若将来户口滋长,地不够了,朝廷再退牧还耕便是。”邵璋补充道。

  “好。”邵勋点头应允了,旋又问道:“还有其他想法么?”

  “蓬莱设浦,乃东莱大事,儿觉得可与辽东大办货殖,以利百姓。”邵璋说道
思可蓝提供了孤独麦客创作的《晋末长剑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二百零四章 乐陵与东莱在线免费阅读。
第二百零四章 乐陵与东莱(2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