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晋末长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342年慕容鲜卑、高句丽的战争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一、大背景

  342年的时候,经过长期战争,慕容鲜卑的宿敌宇文鲜卑已被严重削弱,不再成为威胁。

  这一年十月,慕容氏在柳城以北修建的龙城完工,迁都于此。

  自宇文氏逃归的慕容翰建言请伐高句丽,原因有几个:

  ①宇文逸豆归是篡位上来的,“群情不附”——声望问题;

  ②逸豆归“性识庸暗,将帅非才,国无防卫,军无部伍——能力问题;

  ③高句丽去国密迩,常有闚觎之志——点出了高句丽的野心;

  ④彼(高句丽)知宇文既亡,祸将及己,必乘虚深入,掩吾不备。若少留兵则不足以守,多留兵则不足以行。此心腹之患也,宜先除之——点出了慕容鲜卑两线作战的隐患;

  ⑤宇文自守之虏,必不能远来争利。既取高句丽,还取宇文,如返手耳——大意是宇文鲜卑已经被打怕了,我军攻高句丽时他不敢来,可以先打高句丽,然后再灭宇文;

  ⑥二国既平,利尽东海,国富兵强,无返顾之忧,然后中原可图也——意思是扫除后方隐患,可以集中全力对付石虎;

  这个建言还是很有水平的,慕容翰以前一直是以冲锋陷阵的勇将形象示人,但他并不是莽夫,慕容皝忌惮他是正常的。

  二、战争准备

  定下出兵决策后,出兵规模、时间、路线、后勤怎么安排呢?

  慕容翰又说了:“虏以常情料之,必谓大军从北道,当重北而轻南。王宜帅锐兵从南道击之,出其不意,丸都不足取也。别遣偏师出北道,纵有蹉跌,其腹心己溃,四支无能为也。”

  他的意思是北道相对好走,高句丽必然将主力汇集于北路,我们出其不意,从南道进发。

  慕容皝同意了。

  出兵时间定在下个月(农历十一月)。

  北路军(偏师)以太仆王寓为统帅,兵力1.5万;

  南路军(主力)由慕容皝亲领,慕容翰、慕容霸为前锋,兵力4万(“皝自将劲兵四万出南道”)。

  额外提一条,这里的北道和南道仅指慕容皝出兵时的南北两道,非地理意义上的北道、南道。

  从慕容鲜卑通往高句丽,事实上有五条道路,王寓走的北道其实是靠近扶余的那条路,是高句丽开凿的,史载其“平阔”,但较远。

  慕容皝带的4万主力大军走的南道没北道好走,但较近。

  出兵时间是农历十一月,差不多是最冷的时候,大雪纷飞,慕容皝这一把也是够拼
思可蓝提供了孤独麦客创作的《晋末长剑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342年慕容鲜卑、高句丽的战争在线免费阅读。
342年慕容鲜卑、高句丽的战争(1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